珍雅各曾提到「人们很容易落入一次只用一种用途来想像城市的陷阱。」城市区域里,每个时间都有人进行不同活动的多样性,往往是街区生机的关键。如果尺度缩小一点,由建筑体视角来看,图书馆只能作为图书馆、校舍只能作为校舍吗?或是我们该重新问自己,对各种事物的定义,是否该跟过去有所不同了呢?位在台中上枫国小旁,去年刚开幕的「台中市立图书馆上枫分馆」特别与「上枫国小活动中心」一同规划设计,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整合原本看似无关的建筑,并与西川设计合作景观设计,利用软性的自然景观,模糊校园、社区、图书馆之间不同领域的边界,试图让以往被机能分区的现代生活, 回归共享的邻里时光。
以草坡广场,连结小学活动中心与图书馆
不论是学校建筑,甚至是街道旁的小型公园,都可能因管理权责、安全考量等等,出现区域界限分明的状况。不过计画社区图书馆的前期,台中市文化局即选择邀请教育局,一起将学校活动中心纳入整合规划,希望让邻里居民与学生的生活有更多可能性。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因此,新建的社区图书馆及小学活动中心两建筑间的连结,也成为设计一大重点。团队指出思考景观的起点,来自一条由灌溉水圳延伸而出的「生态草沟」,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自然课观察生态的场所,「我们将既有的水圳扩展为生态水池,沿此展出的新广场及活动空间,环绕着半个图书馆,水池旁的虫鸣蛙叫,便是学校最柔软的围篱。」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此外,原有的学校穿堂也被打开来连接广场,作为新的校园出入口(侧门),成为小朋友下课放学的动线。基地保留了既有的树木群并适地栽种植物,结合生态草沟,希望孩子们将图书馆作为课後的秘密基地,回家前来这里寻宝和探险。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看似独立却又紧紧相连,新设计让社区与学生共享建筑
「上枫国小活动中心」容纳标准篮球场及舞台,是个对外开放的空间。设计上将厕所及机房与主体建筑脱开,置於草坡下方,草坡则以环抱着大树的姿态向上攀爬, 让小朋友能如爬树般在各个角落穿梭嬉戏,社区居民也可由此进入学校活动中心,举行运动与表演等各种团体活动。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而三层楼的图书馆建筑,为了避免量体尺度过於庞大,特别将一楼沿街面内缩 2 米,大幅降低视觉压迫,也使人行道宽度更为宽敞舒适。立面材质主要使用温润的红色清水砖,呼应周遭秋天的枫叶,而一楼朴实沉稳的深色抿石子外墙,对比楼上鲜明的颜色,更强化了量体轻盈的感受。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图书馆强化外界感知的简约设计
从外部望向图书馆,可见到西侧锯齿状的特殊立面,这次团队考量阅读需要引入自然光线,却又必须避免阳光直射书架藏书的设计,开窗转向後适度的引入了北向的柔和光线。而外墙的复层清水砖,则是绝佳的断热空气层,面对中台湾炎热气候,阻隔了外来的高温,减少内部的耗能。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走进图书馆一楼大厅,北向大面落地窗迎入恬静柔和的光线、学校与图书馆之间缓缓起伏的地景,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立体山水画。入口处对面的「乐龄及杂志区」,大面的落地窗紧贴着生态水池,潺潺流水及小学生的欢笑声,伴随着柳树飒飒微荡的树影,使阅读变成一种多层次的享受。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「借还书柜台及後场空间」则置中於图书馆以便於管理和服务。柜台前方,向上延伸出的大挑空,以简约、轻盈的悬臂钢梯串联各楼层阅读空间,将户外漫游的轻松体验延续到室内,让建筑与环境不因室内外的区隔而绝然分裂,而挑空设计也是物理性自然排热的通风路径。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挑空後方的「儿童阅读区」以有机造型的书柜及家具配置,让小朋友可以找到各自的阅读小角落。为了避免亲子共读区的声音影响到其他读者,故以大面落地窗与儿童阅读区作出区隔。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来到二楼,大面落地窗旁的「光合阅读区」,提供读者一袭能俯视中央景观广场的阅读环境,以环境为主题的藏书与展览,让人们於理性与感性的氛围中,重新思索关於环境永续的议题;一旁的白色磨石大长桌,则可以作为举办轻型主题讨论的活动空间。挑空的另一侧则是「一般开架阅览及专注阅读区」,不同的家具座椅配置,也为阅读带来更多元的方式。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「多功能教室」及「青少年阅读区」通常较为吵闹,配置上将其置於顶楼,与下方的一般阅读区稍作区隔。青少年阅读区也是图书馆动线的最末端,这里屋顶缓缓升起让出 了天窗,南向阳光随时间的推移注满空间,午後的夕阳藉由红砖的映射,使白墙晕染一抹奇幻的淡淡红色。落地窗的另一边,还有延伸至天际的「阅读草坡」,大肚山的芒草翩翩摇曳,热情的招呼着大家踏出室内,走向探索新知的另一篇章。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建筑团队在室内运用简约低调的质感,堆砌出沉静、专注的空间,也加强了对建筑外环境的感受度,他们希望,「让使用者可以安静聆听图书馆自身的丰富空间及环境,深刻感受到书本的重量、自然光线的变化、建筑材料的触感及外面丰富蓬勃的生态环境。」
(Photo Credit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)
■ 台中市立图书馆上枫分馆暨上枫国小活动中心
地址:台中市大雅区树德街255巷5号
设计团队:洪大为建筑师事务所
编辑/林沛伶